2024年度,海大在永續發展領域獲得多項殊榮。學校以「智慧共享經濟與永續實踐計畫」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並榮獲「2024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雙料大獎。研究上,海大在海洋藍碳與循環資源海洋牧場領域取得突破。社會責任方面,「智慧樂活水產村」計畫獲得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此外並成功舉辦永續創新競賽,參加亞太永續博覽會,積極推動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 |
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13年度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
海大以「打造國際旅遊島-智慧共享經濟與永續實踐計畫」參加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13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評選,榮獲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顯示海大在推動智慧共享經濟與永續發展方面的實踐成果,尤其在和平島多元發展的具體成效上,獲得國家高度肯定。
圖、頒獎典禮由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左)頒獎,海大校長許泰文(右)接受獎項。
永續教育-榮獲「2024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雙料大獎
海大在2024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中一舉奪下2個重要獎項,展現海大在數位跨域教學上的優異表現。「鯊魚知多少」及「海洋地質與能源概論」課程內容優質獲肯定,分別獲得了「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優等」及「開放教育數位教學資源運用獎-學校組」殊榮,並於11月16日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的「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公開表揚,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吳穎沺司長授獎。
此次開放教育卓越獎由臺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聯盟(TOCEC)主辦,旨在鼓勵全國大專校院共同發展開放式課程,開拓自主與終身學習優質數位課程,讓臺灣優秀教學資源,積極參與國際開放教育,並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4項:「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本次開放式課程評選不僅肯定了海大在開放教育中的貢獻,也為永續發展教育樹立了榜樣。
圖、海大環漁系莊守正教授(左)、地球所張英如助理教授(右)於「臺灣教育科技展」公開受獎。
永續研究-西北太平洋海洋藍碳整合研究
本整合計畫鏈結了有光層的碳與能量流、水體碳輸出通量,以及沿岸藍碳生態系等三個面向,以達成全面性推動海洋藍碳研究的目標。研究結果有助於瞭解我國海洋碳匯的潛力,並為發展以海洋為基礎的二氧化碳移除科技提供必要的科學基礎。
圖、西北太平洋海洋藍碳整合研究永續影響力。
永續研究-打造循環資源海洋牧場
海大與鴻海科技集團,雙海合作聚焦海洋生態保育,並攜手尊弘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將廢棄建材有系統的回收並轉化成3D列印材料,根據海洋環境的需求,打造適合不同物種生存的魚礁和藻礁,營造出有利於水生動植物棲息與覓食的海洋牧場,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共存共榮」的目標。
本專案將建構一永續發展之海岸經營策略,可提供當地多項益處,包括:永續生產的經營方式、水生動植物的繁殖、復育、培育與多樣性增殖、廢棄建材製成魚藻礁提供生物棲息、繁衍與覓食、塑膠微粒之評估與回收、固碳藻類衍生保養及生醫產品,提供良好健康與福祉、示範場域之固碳行為與碳權及碳匯效益、觀光與教育等益處。
圖、本專案執行架構。
圖、循環資源海洋牧場示範模組啟用儀式。
榮獲2024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榮組」楷模獎
海大USR計畫「智慧樂活水產村」針對宜蘭沿海鄉鎮產業沒落及人口外流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主要以智慧養殖科技導入及樂活觀光休閒漁村的營造為兩大主軸。該計畫鏈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涵蓋第2項指標「消除飢餓」、第12項指標「責任消費與生產」及第14項指標「水下生物」,旨在協助地方產業升級、推動地方創生與促進永續發展,達成漁村創生及青年人才培育的產業共創目標。此計畫獲得2024年第五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的肯定,並從171件參賽方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在地共融組-楷模獎」。
圖、智慧樂活水產村新世代養殖技術輔導計畫協助業者投放魚苗。
圖、凝聚在地漁業社群蒐集、調查與分類拖網漁船的海廢資料。
社會責任-辦理「2024第二屆永續創新實踐競賽」
「2024第二屆永續創新實踐競賽」競賽區分為永續創新創意組及永續實踐組,由海大、北科大、北大與北醫等四校的學生參與。近40支隊伍、超過100名學生跨校跨系所組成團隊參賽。競賽總獎金高達新臺幣10萬元,每組獎金最高可達3萬元。
決賽日於11月5日在海大盛大舉辦,本次競賽的宗旨在於深化學生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認知與實踐,鼓勵學生跨校跨系所組成團隊,發揮創新思維,透過競賽過程,學生能更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圖、「2024第二屆永續創新實踐競賽」決賽於11月5日在海大盛大舉辦。
圖、永續實踐組金牌獎由「珍愛團隊」獲獎,由北醫王明旭主任(左)頒發。
圖、永續創新創意組金牌獎由「MicroCleaner 讓垃圾變黃金—解決塑膠問題的好幫手」團隊獲獎,由北大劉坤億副教授(左)頒發。
2024 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展出
為了讓民眾更深入了解海大在推動永續發展與淨零目標方面的作為,海大於113年8月8日(星期四)至10日(星期六)參加「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並舉辦展示會,展示本校在淨零永續方面的實踐成果。此次參展涵蓋四大永續構面,包括「前瞻海洋綠能」、「海洋復育與生物多樣性」、「社會共融」及「綠色校園」,呈現海大在這些領域的發展成果。另實體展出徐德華老師的生態缸、高聖龍老師的氫能源技術及USR計畫場域創新產品。
海大並於博覽會中接受頒獎,總計獲得5項殊榮,包括「第四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1座、「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2銀1銅,三漁興旺USR子計畫主持人-水產養殖學系徐德華助理教授更是榮獲傑出永續青年獎,各獲獎的計畫團隊與主持人們也都到場接受表揚。
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梁學政頒發TSAA金獎,本校冉副校長受獎。
圖、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獲2銀1銅,由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副司長柯今尉頒獎,本校莊季高副校長受獎。
圖、本校徐德華助理教授(右2)榮獲傑出永續青年獎,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中)合影。
未來推動目標:
海大積極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趨勢,持續為2050年淨零碳排的宏大目標貢獻智慧。目前除聚焦有關永續海洋能源、養殖藍碳循環及海洋資源循環利用的相關技術等永續議題,未來將推動更多在資源循環、淨零碳排、低碳經濟等方面的廣泛合作,致力於進行永續跨界交流,結合產官學研一起推動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