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國際趨勢與南臺灣地方轉型,中山大學永續精神帶入校務營運之中,將ESG概念轉化為環境共生、社會共好、學術共贏三個層面推動校務發展;以促進社會流動、提升國際學術競合力、創建社會與經濟福祉三項前瞻目標,呼應國家2050淨零排放政策四大轉型策略。 |
獲讚全國典範 中山大學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
中山大學長期以來以多元廣納、鼓勵創新、勇於冒險的DNA精神,推廣學術研究、人才培育並帶動整體南台灣的區域發展。隨著醫學院、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學院相繼成立,中山大學達成十大院景階段性目標,不僅完整對應南臺灣區域的轉型需求、全球永續發展的課程,更將持續成為高屏地區各個領域的重要夥伴。結合長期推動地方貢獻及永續發展,2023年度獲頒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
大手拉小手 中山鏈結校友與學生合力出版永續報告
為推動校友與學生共同參與永續發展,國立中山大學由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邀請專業校友擔任顧問與課程講師,帶領學生編輯小組共同編撰2022年度永續報告書。由學生規劃中山校園永續地景專題」、「彙整年度永續新聞亮點」等專題內容,同時「盤點全校永續核心課程」並對應不同永續指標及學生開課狀況。凸顯中山學生在校園永續發展事務中的積極參與和貢獻,也同步培養學生發展永續推動的實務能力。
「裸」裝販售! 中山大學設全台首間無包裝合作社
隨著環保及永續意識抬頭,標榜「無包裝」的零售店逐漸興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校友劉瀞云在母校的支持下,將無包裝理念帶回中山,開設了全台第一間校園「無包裝合作社」C HOUSE,從食材、民生到清潔用品,全數採用個別裸賣的無包裝販售,實踐廢棄物減量與環境友善。C HOUSE的創立結合了學生對於環境的理念,透過課程引導與創業計畫的培力,再由學校提供空間環境,讓全國首間校園無包裝合作社能夠在大學校園實現,透過日常生活的減塑減量,將中山大學打造為真正落實永續的校園。
以心換新 中山二手市集推動資源循環與愛心義賣
面對永續發展,讓資源循環再利用是最佳的方法之一,中山大學在每年5-6月推動中山永續月活動,號召全體師生以不同的行動響應永續。結合畢業季將至,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與總務處、環安中心,攜手推動「中山蚤の市-二手市集」,吸引了許多師生與地方民眾的參與,成為中山大學歷年來第一場以「二手物品」為主軸的市集活動。本此活動這次也另外向校職員募捐許多二手良品於現場義賣,參與者可自由拿取需要的物品並自由樂捐,共計募得6732元,所得將歸入中山學生急難救助基金使用。也盡量以環保方式進行推廣,包含在宣傳招募過程中完全以無紙化進行,並無印刷張貼各種實體文宣,減少一次性的垃圾產生。活動前後也測量了學生們銷售的物品總重量。本次主要的二手商品主要以衣物為主,兩天下來共達成了115公斤的資源循環再利用。
臺日協力 !USR促成流失小米品種種回屏東霧台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部山區,造成不少霧台魯凱族人被迫遷村,原先部落種植的小米品種也隨耕地的破壞而流失。今年在中山大學協助下,日本寄回8種過去由研究員來台調查保育的小米種子,讓流失的小米品系重回臺灣。由中山大學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計畫結合西灣學院、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魯凱知識研究中心與屏東魯凱部落族人,一同攜手將流失的小米種源,重新種回霧台的土壤之中。透過本次活動參與,讓學生理解原民傳統文化的價值,並思考自然共存態度及觀點。此次小米播種儀式不僅為部落小米品種的復育,更是連結在地原民社群、學術社群與國際社群的共同協力成果。小米種子重新在部落土地上發芽,也象徵著文化的延續,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文化保存意識的願景。
地球人的永續任務 中山USR「循環綠活節」推廣淨零綠生活
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共事館計畫五月舉辦「2023循環綠活節」,推廣淨零綠生活。呼應2023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Network)宣言「投資我們的地球」,本次活動以「地球人的永續任務」為主軸,六大主題區活動配搭地球日建議的六大行動方向:氣候素養(Climate Literacy)、終結塑膠(End Plastics)、永續時尚(Sustainable Fashion、全球清潔(Global Cleanup)、植樹造林(Plant Trees)、票投地球(Vote Earth),希望以最簡單有趣的方式讓地球公民們身體力行。中山師生、USR團隊與在地夥伴團體以創新思維規劃永續市集,服務旗津在地居民,也吸引來自各地的民眾,一場超過數百人共襄盛舉的市集活動,產生的垃圾量竟然不滿一包黑色垃圾袋,顛覆了人們對市集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