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秉持永續發展核心價值,「學術國際化、服務在地化」精神,從校務治理、研究教學、學術合作、在地貢獻到環境生態等,全方位落實永續發展目標宣言朝「永續大學」邁進。 2024 年成立「永續發展中心」,籌辦環境教育、溫室氣體管理、防災士等專業培訓課程,亦辦理淨零公正轉型討論會暨論壇,匯聚地方產業與社區共識。透過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USR計畫、國科會或其他部會、企業等之產學合作計畫,促進創新研究和教學、在地合作與多元文化融合,積極回應全球與地方需求,持續為區域與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
永續績效廣受肯定,榮獲國內外多項殊榮
國立東華大學於 2024 年在創新大學排名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for Innovation, WURI) 榮獲全球第 86 名,其中「生成式 AI 應用」排名全球第 11 名、「支持全球韌性」第 14 名、「領導管理」第 29 名,展現卓越創新與治理實力。此外,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 中,於「SDG 15 陸域生態」、「SDG 14 水下生命」及「SDG 17 夥伴關係」名列全球前 200 名,彰顯在永續發展目標上的努力成果。
於國內,本校榮獲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的 2024 年台灣永續大學獎「典範」大學殊榮,2023 年永續報告書更獲「白金級」認證。此外,學校亦入選 113 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實踐與推廣上的表現受到肯定。
成立校級「永續發展中心」,全面推展永續
國立東華大學於 2024 年 8 月 1 日正式成立校級一級單位—「永續發展中心」,進一步彰顯學校於永續發展上的承諾與實踐力。以本校 2030 永續發展八大願景藍圖為指導方針,負責研擬永續發展目標與策略,推動校內外永續計畫及方案。同時,永續發展中心積極深化與利害關係人間的互動,持續優化問卷設計,以全面瞭解各方關注的重大主題。透過系統性的意見蒐集與分析,精準校準學校的策略方向與執行措施,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校務治理的各層面。
人才培育:環境教育與碳管理暨防災士多元培訓
國立東華大學作為花蓮縣唯一獲環境教育認證的機構,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與專業人才培訓,為地區發展及全球永續目標貢獻力量。2024 年,學校進一步擴展課程範疇,提供多元化的培訓與工作坊,涵蓋環境教育、溫室氣體盤查與碳管理、森林碳匯、永續報告書編製、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以及 ISO 14064-1、ISO 14064-2 和 ISO 14064-7 等國際標準實務應用。
此外,學校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花蓮縣防災士培訓課程,強化社區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韌性與應變能力,具體回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系列課程或工作坊不僅方便本校教職員生參與,亦為當地民眾提供便利的進修途徑,協助其掌握淨零碳排、氣候韌性及防災管理等核心能力。透過培訓,落實已簽署的「永續發展目標宣言」,也實踐校園與地方間的資源共享。
永續實踐:淨零公正轉型討論會暨論壇
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花蓮縣政府及花蓮縣環保局的支持下,國立東華大學舉辦碳中和農業討論會與論壇,成為推廣淨零認知與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平台,匯集花蓮在地產業的意見與建議,作為制定淨零公正轉型政策的參考,促進地方與全國的永續發展協作。花蓮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多元文化與產業結構,未來發展方向包括自然碳匯、生質能源、地熱及海洋能等再生能源,並結合企業減碳與循環經濟實踐,為臺灣 2050 淨零目標提供關鍵支持。
永續實踐:打造東部有機驗證基地
國立東華大學為促進東部農業升級,成立「農業驗證與服務提升中心」(簡稱東華農服中心),於 2024 年 6 月 4 日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正式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成為東部首家有機農產品驗證中心。
自 2022 年以來,東華農服中心在花蓮及臺東地區舉辦多場專業稽核員訓練課程,培養優秀驗證稽核人才,提升在地服務能力,不僅創造就業機會、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更為東部地區的農業轉型與綠色經濟注入新動能。
未來推動目標:
國立東華大學持續落實 2023 永續發展八大願景,積極回應全球氣候挑戰。學校將參與 0.4% 倡議 與 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 ,強化國際合作與影響力,並規劃於 2025 年完成壽豐校區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 114 學年開設碳中和微學程,培養具碳管理專業的跨域人才。同時,持續優化永續報告書,全面展示在教學、研究、社會責任及環境永續領域的成就與承諾,推動全方位永續轉型,為區域與全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