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以「內建校園永續力」出發,透過盤點、分析、視覺化校園設備及館舍用電資料,瞭解校園高用電情形;並訂定與永續相關之規約及教育訓練,逐步推動校園永續治理。此外臺大在今年設立環境社會治理學分學程及辦理淨零排放國際競賽,回應社會與國際上永續、跨領域人才需求,並加入國際永續校園網絡(SCN),「外擴社會影響力」推動臺大的社會責任。 |
社會責任- 臺大榮獲 2024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大將「永續發展目標」視為核心價值,以「內建校園永續力,外擴社會影響力」為脈絡,積極面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國際重要議題,將永續概念融入「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中,以積極推動永續校園行動。在2024年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展現臺大在高等教育機構中卓越的影響力。
社會責任- 擴展國際聲量與永續影響力
臺大積極與國際接軌推動永續校園策略,2024年加入「國際永續校園網絡」(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Campus Network,ISCN),成為臺灣首間加入該聯盟的學校。臺大在國際永續排名中屢屢獲得良好成績,在2024年《THE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中有3項SDG進入全球前10名;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中,更位居全球第74名(亞洲第四名、臺灣第一名)的佳績。
社會責任-臺大生農學院與BSI簽署合作備忘錄
臺大生農學院設立「農業零碳技術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以農業淨零碳排的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4大策略為宗旨,培養國內跨領域之農業零碳及負碳創新技術人才。該中心於2024年與英國標準協會(BSI)簽屬合作備忘錄,雙方依據國際標準推動農業低碳及碳匯等合作,協助農業部及國內產業與國際接軌,建立農業碳管理資料庫,落實臺灣淨零轉型目標。
人才培育-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因應全球2050淨零轉型目標,臺大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二度合作,攜手辦理「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鼓勵學子投入淨零技術研發。2024年競賽擴大辦理,以「主競賽」與「國際賽」雙賽制進行,總獎金高達650萬,參賽國際師生近千人,希望藉由高規格的國際賽事,讓臺灣成為國際淨零技術交流、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的基地。
人才培育-環境社會治理學分學程
為回應產業需求,培養學生對ESG議題的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臺大113學年度正式開設「環境社會治理學分學程」。此學分學程整合校內5所學院,18個系所之課程,分為跨領域模組、永續環境治理模組、永續社會治理模組,對應不同永續課題,擴展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
永續治理-校園館舍用電及耗電設備資訊揭露
臺大透過校內動產與不動產資訊比對,完成校內工作站、伺服器、冷氣機的空間盤點,並針對各項高耗能設備估算能耗與汰換的減碳效益。另透過館舍電力監視系統之資料,製作校園各館舍2014-2023年之平均用電變化圖,將數據視覺化後揭露於永續公開網站中,以利各館舍參考用電資訊。
未來推動目標:
臺大於2024年發布〈113-117學年度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以永續發展作為主軸,由上而下驅動回應永續發展目標,將以軟硬體設備升級、建立校園儀表板、傳承永續治理經驗等方式,將永續發展深植於校園各個角落。為擴大影響力,臺大積極鼓勵師生參與永續實踐,透過多元獎勵制度與整合性課程,培育具備永續人才。同時,臺大也將持續推廣本校永續治理經驗,參與國際永續組織交流,為臺灣及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