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責任實踐上,透過推動USR計畫、深化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提供終身教育與推廣服務等方式,持續提升在地發展與國際影響力,展現出本校在教育品質、研究創新、國際化及社會貢獻等面向的全面性發展。透過逐年自我檢核與精進發佈了2021、2022、及2023的永續發展報告書,展現臺師大在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執行成果。 |
教學研究:因應社會變遷,培育跨域綠能系統專業人才
臺師大因應社會變遷以及綠領產業人才需求,透過學院整合不同領域師資及教學資源,同時結合市場的趨勢與企業前瞻研發需求,成立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下設置「綠能科技與永續治理研究所」、「設置AI跨域應用研究所」,透過跨域綠能應用平台,深化學校與企業創新之研究合作,培育全方位綠能系統專業人才。
「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揭牌
社會服務: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高齡者的福址
臺師大長期以社區高齡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推動高齡「長健」方案,透過共備人才培力方案,達到跨域整合長健人才培育目標;導入智慧檢測科技,促進高齡者自主管理健康;且推動線上實體混成的數位包容課程,建立長健方案參照模式;並連結產業資訊平台達到社區共享共榮。「打造高齡者數位包容智慧長健學苑計畫」自2020年起至2024年每年均獲得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之肯定。
高齡夢想市集百攤千人齊聚嘉年華
公平教育:確保包容和公平,多元服務提升特教生學習機會
臺師大針對特殊教育提供多元支持服務,落實教育平等及社會正義。近年本校特殊教育學生數逐年升高外,招收特殊教育學生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的比例較整體大專院校招收比例高。首創大專特教生入學前新生評估,擬訂個別化支持計畫。因應特教學生需求,提供專用的學習生活空間,訂定資源教室緊急應變通報流程並實際演練,讓學生都能穩定學習成長。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為國內第一個專責推動特教教育的單位,並成立臺灣特殊教育館,負起臺灣特殊教育的傳承與全國特殊教育的服務。
校園永續生活:推廣永續理念 引領接觸多元議題
以臺師大學生為主體的「臺師大暖日永續節」,除了開辦暖日市集活動,推廣多元社會議題和永續理念作為主軸外,同時結合了議題論壇、趣味遊戲、校外體驗等項目,藉由串聯各方的行動力與推廣力,致力將永續精神蔓延到社會中的各個角落,讓更多人意識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有願意投身於永續行動之中。
學生會主辦暖日永續節活動
落實社會責任:臺灣心連「新」 傳播華語文化與教育 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本校以「族群創生,永續經營」為核心目標,同時配合新南向政策,致力於建立跨國數位媒合與教學機制。透過整合本校華語教學系所、華語文科技中心等資源,建立具可行性、成本效益高、可永續實踐的模式與機制,將新住民與母國連繫,建立臺灣作為傳播華語文化與教育的世界中心地位。「臺灣心連新計畫」獲得2024年「TSAA臺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臺灣心連『新』」計畫榮獲TSAA臺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未來推動目標:
臺師大為回應全球氣候變遷承諾碳中和目標,以「2030年減少50%碳排放,2048年達成完全碳中和目標」,按年度溫室氣體盤查結果,持續修正具體實施方案及行動。另針對學生進行永續發展素養調查,了解對永續議題的認知與行動,並促進其對環境、社會及經濟挑戰的理解,調查結果可作為推動相關政策和教育活動的參考,提升永續意識與行動力。